多视角剖析“狗走丢了”
Categories: 随笔日记
一、狗(二丫)走丢事件
背景
2025年1月10日早7点,我像往常一样下楼遛狗,气温明显下降且伴随着阵阵凛冽的寒风。当我遛完狗上楼时,由于风压的原因,电梯门反反复复关不上,于是我便决定换另一部电梯,当我出了电梯门后,二丫却没有及时跟我出电梯,且此时电梯门快速关闭,导致了二丫走丢。
事件时间线
人和狗分离
-
7:00下楼遛狗,7:30乘东侧电梯上楼,因风压原因电梯无法关门运行
-
7:22 更换另一部电梯,我刚出电梯,电梯门迅速关闭且被叫到11楼,二丫和我分离并被电梯带至11楼
小区内根据监控信息寻找
-
7:23 马上电话通知我妈帮我在一楼守住出口,我推测二丫大概率会坐电梯下楼
- 7:30 我妈到达一楼现场,这期间我看到东侧电梯下降到负一楼,遂马上下楼查看,二丫不在梯内
- 7:35 我向楼管求助,并发现微信群中有人在11楼发现二丫,遂马上乘梯到11楼查看,无果
- 7:37 我开始从步梯逐楼层查找二丫踪影,直到一楼,无果
- 7:40 我妈建议她到监控室调取监控,我根据监控线索寻找
- 7:43 我接到监控室电话,调取到二丫在地下车库南侧,后跑到5号楼2单元跟随一女士称电梯到24楼、8楼、最终在一楼出单元门,在单元门口徘徊。在此期间,我先是跑步在地下车库根据我妈不停的提示位置寻找,当二丫跑到小区地面层后,骑自行车在小区里不停寻找
- 8:30 接到我妈电话,二丫于7:58分从小区南门跑出去,我换成摩托车在小区外围3公里范围的道路继续寻找,我的家人都骑电动车在小区外围路面上寻找
- 8:36 拨打110报警电话,10分钟后接到片区派出所电话,告知附近没有治安摄像头
网络的力量,小区外根据微信群线索寻找
- 9:21 第一次在网络上(微信、小红书)发布寻狗启示
- 9:57 开始沿小区附近张贴寻狗启示
- 10:12 第二次在网络上发布寻狗启示
- 10:35 接到朋友电话,从对面小区的狗群里得知,二丫在对面小区北门,遂第一时间赶到
- 10:37 小区保安告知二丫在小区里闲逛,一路寻找得知二丫往西门方向去了
- 10:39 我骑摩托车从小区外围赶到西门,我媳妇从小区内赶到西门,西门保安告知我二丫出西门往南去了
- 10:50 我让我媳妇在二丫往南方向的丁字路口蹲守,我骑摩托车继续在附近寻找
- 10:52 在丁字路口西北侧的麻辣烫摊位下面找到二丫
核心问题
二丫走丢的原因分析和找回过程的启发
二、原因分析
(1)5 why分析法
- 狗为什么走丢?因为没牵绳。
- 为什么没牵绳?因为选择人少的时间点遛狗,养成了不牵绳的习惯。
- 为什么养成错误的习惯?因为抱有侥幸心理,对自己遛狗行为没有要求标准。
- 为什么没有标准要求自己?因为没出事,没有意识到不牵绳严重性。
- 为什么没有意识到严重性?因为没想到过会它会不跟我出电梯而直接引发它走丢(没有识别风险场景)
从上述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,狗狗走丢的根本原因有:
- 未牵绳管理,导致人与狗分离
- 乘梯不规范,携带宠物和儿童乘梯时,应让宠物和儿童先行出梯
- 风险意识淡薄,没有想到几分钟的分离会导致狗狗跑出小区走丢
(2)鱼骨图分析法
我的遛狗流程是:遛狗绳放在门外,下楼时套上,出单元门取下,让狗自由活动。回家时套上,进电梯取下。采取避开人群用梯高峰时段,从未出现过问题。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没有问题的流程,导致了这次狗走丢事件。
当我们采取错误的行为称为习惯时,其实是给自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。当各种因素组合到一起时,就是这颗炸弹引爆的时候。
三、整改措施
在制定整改措施的时候,可以以一件事为圆点,发散思维对生活中的行为习惯进行全方位的整改。避免发生安全性事件,让安全常伴每个家庭。
(1)明确整改目标
围绕着狗狗走丢事件的整改措施,明确目标就是确保外出遛狗安全可控,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。
(2)针对每个问题制定整改措施
问题1:未牵绳,导致狗狗失控
整改措施:给每个家庭成员提出强制性使用牵引绳的要求,在任何外出场景,避免狗狗自由活动(旷野环境除外)。
问题2:遛狗过程对狗狗关注度不够
整改措施:遛狗时不玩手机,时刻密切关注狗狗的状态。
问题3:缺乏风险意识
整改措施:增强生活中的风险意识,梳理生活场景存在的风险。
问题4:缺乏风险管理方案
整改措施:对生活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,比如降低狗走失的风险,给狗佩戴定位装置。
(3)制定整改计划
措施 | 具体行为 | 负责人 | 时间表 | 验收标准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强制使用牵引绳 | 外出时确保狗狗始终佩戴牵引绳 | 自己 | 立即实施 | 狗狗无脱离控制的情况出现 |
行为训练 | 每日花10分钟进行狗狗跟随训练 | 自己 | 1个月内完成 | 狗狗能正确进出电梯并跟随主人 |
使用定位设备 | 购买并为狗狗佩戴airtag | 自己 | 1个月内完成 | 测试能实时定位狗狗的位置 |
风险意识提升 | 学习更多狗狗安全管理知识 | 自己 | 1个月内阅读相关资料 | 掌握常见风险及解决措施,建立SOP |
四、找回的过程和启发
(1)找回过程
-
9:04 书香亭遛狗群发布二丫在北门岗的线索。(此时我和家人正在外面的道路上寻找它)而我9:21才第一次发布寻狗启示,实在是太迟了。这里得到的教训是,应该第一时间发布寻狗启示。
-
我的朋友黄婧女士和张腾磊先生,先后于10:29和10:36通知我,二丫在书香亭北门岗。张腾磊先生将寻狗启示转发到滟澜亭小区群,并得到了群友线索。从时间线推断,他们的线索均来自永威物业管家发布信息。
- 我收到黄婧的线索时,正在距书香亭北门几百米外张贴寻狗启示,挂了电话后马上赶到书香亭北门,但此时二丫已经不在北门门岗,我们进入书香亭寻找,保安说往西门方向去了,我马上骑摩托车赶往西门。西门保安说,就在2分钟前,二丫出了西门往南去了,在菜鸟驿站门口逗留过。我马上往南追,但是仍不见二丫踪影。
- 因为往南走是一个丁字路口,从丁字路口往西能到我家小区北门,往东是中州大道辅路,我让我媳妇守在丁字路口,而我继续骑摩托车往东寻找。我断定如果二丫往西看到我家小区,它能够进入小区。而往东走是一眼能看四五百米的直路,更容易找到。当我刚往东走了不到一百米,看到了我二丫在我媳妇脚下打滚。终于找到了它!
总结:
一方面有好心狗友发布到狗群里,引起永威物业管家的转发,继而让我的朋友看到二丫的线索并通知到我,这里再次感谢柴犬葡萄的主人和我的好朋友们;另一方面,我和媳妇骑摩托车能够较快地缩短线索滞后的时间,每一个环节缩短一点时间,最终追上了二丫的实时位置。
(2)位置记录的滞后性
无论是小区的安防系统、派出所的治安监控系统还是微信群线索,都存在滞后性。在寻找前期,我通过小区监控室传出来的位置信息进行寻找总是“慢狗一步”,次次到达位置时扑空。以至于8:30分时我才知道狗狗于7:58分已经从小区南门跑出。而这期间我一直骑车在小区内寻找。当接到微信群友提供的线索时,此时已经是非常确切及时的信息了。但我到达线索地址时,还是扑空。但是较好的现象是,位置记录的滞后时间在不断缩短。这主要靠两个主观因素,一是采取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(推荐🛵电动车+带人),以便以最快的时间抵达线索地点;二是尽可能第一时间看到提供线索的消息并赶往相应位置。客观因素则是需要提供消息的人尽可能及时的发布消息,这一点虽关键但不可控。
所以在寻找丢失宠物时,推荐两人一组采取电动车或摩托车形式,一人驾驶,一人通过手机时刻接收线索信息。
(3)狗狗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聪明
二丫作为狗中智商天花板的犬种(边境牧羊犬),且已六岁高龄。它在与主人分离后,先从电梯出来,后发现不是自己家,又乘梯下楼。跟随人流到了地下车库,开始乱跑。监控画面显示它一直跟随一位女士,甚至跟随别人到别的楼,乘梯上楼又下楼到达一楼地面层。这个过程说明至少二丫不会原地等待主人寻找,我推测大部分狗狗走失后都不会停留在原地。监控画面显示二丫曾在小区内五号楼前短暂逗留,它到了一层地面,并没有寻找到回家的路,而是从小区南门出去。或许我们影视剧里看多了那种英雄犬的故事,现实中的狗狗并没有老马识途的本领。二丫从小区南门出去,跑到书香亭小区,这个路线可以推断,它是在寻找家的位置,但是找错了小区。否则很有可能顺中州大道辅路一路向北……
(4)冬季狗狗走失会找容身之所
在寻找过程中,保安提供的信息:它试图进入临街店铺。在找到它的时候它试图进入一家小餐馆,最后想钻进饭店门口的移动餐车。当时气温零下三四度左右,狗狗在这样的气温下会优先找庇护所。所以,在寻找走失宠物时,可以注意具备遮风挡雨的庇护所。
(5)狗狗的双耳效应
理论上狗狗的听觉范围更广,而且双耳可以自由转动,双耳效应定位声源的能力比人类更强。但是根据我的个人经验,二丫对声音的定位能力并不强。监控画面也显示,二丫在地下车库突然奔跑,应该是听到了我的呼叫,但是未能找到我。我推测的原因可能有:1.狗狗当时比较紧张,不能集中注意力;2.地下车库有回音,声波经过反射导致狗狗无法定位;3.缺乏声音关联训练,它的嗅觉灵敏过听觉,故习惯于使用嗅觉。所以当处在非空旷的环境下,呼叫狗狗并不见能让它找到主人,很可能引起它的乱跑,增加寻找难度。
(6)建立EOP、SOP机制
EOP
EOP(Emergency Operating Procedure三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 )即应急操作流程,用于规范应急操作过程中的流程及操作步骤。确保运维人员可以迅速启动,确保有序、有效的组织实施各项应对措施。
如果我对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过风险评估,那么我就会对无法避免的风险建立EOP。它就像一个小册子,告诉人们问题发生时,处置的流程和步骤。如果我的风险场景中有一项是,乘坐电梯时二丫或孩子没有及时跟大人出来,而与大人分离。那么当问题出现时,我第一时间按照EOP的处置流程进行一步一步操作即可解决问题。当我回顾寻找过程时,发现当时的处置并不科学。正确的处置流程是:当时二丫坐着电梯上楼时,第一时间电话通知家人,到负一楼和一楼的电梯口把守,第三人逐层寻找即可保证二丫一定会被找到。及时人员不足,也应该守住二丫相对不熟悉的地下车库电梯口,它如果从一楼出电梯,到单元外面是非常熟悉的环境,不至于乱跑。而不是一人去监控室调监控通知外面的人根据监控位置信息寻找。但是根本没有意识到监控视频的滞后性,对于寻找移动的人或物来说几乎于事无补。
SOP
SOP(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三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 )即标准作业程序,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,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。它详细规定了执行某项任务或流程的具体步骤、条件和注意事项,确保每次执行都能达到一致的效果。
在遛狗的问题上,我应该知道SOP,并口头传达给家庭成员。从而规范遛狗的程序,降低发生走丢事件的概率。同时SOP在生活、工作和学习上也有重要意义。它是一个作业指导书,可以指导人在任何时间、任何情况下的行为。比如有的人经常感觉无所事,没有目标感,不知道该做什么。其实就是缺乏一个SOP,指导着自己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。
五、引申
(1)不轻易放弃
当我在8:30得到二丫7:58分从小区南门出去的消息,我立刻感觉不妙,它已经在复杂的道路上跑了半个小时了,以它的速度,跑动范围很可能超过方圆5公里。当我骑着摩托车,穿着跑步和骑车汗湿的衣物把小区附近所有的路面跑完之后,我几乎感受不到希望。我当时的推测是,被抓走了或者已经跑出了我的寻找范围。我媳妇建议我张贴寻狗启示,其实我内心知道这个方式的成功几率相当渺茫,但是依然不肯放弃任何一个寻找二丫的方式。就在我们张贴寻狗启示的时候,接到了线索。试想,如果我放弃张贴寻狗启示,很有可能就回单位了。后续如果接到线索我也很难第一时间到现场寻找。所以,做事绝不轻言放弃,相信会有转机。
(2)树立认真严谨的生活态度
生活中我经常会有马马虎虎的行为,对待一些事情缺乏认真的态度。比如遛狗时喜欢看手机,不关注狗狗的状态。从未认真对待遛狗这一行为,遛狗的目的是什么?就是安全可控地带狗户外活动。而我的疏忽造成了狗狗走失的严重后果。对待其他小事也应当明确做事的目的,端正做事的态度。
(3)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
在寻找二丫的过程中,很多狗友们提供了帮助,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。尤其是我的朋友黄婧和张腾磊联系到我本人及时提供线索。我能受到这么多人的帮助,在惊慌失措之余我感到无比的欣慰。我相信人与之之间永远是相互的,我在平时也尽可能地帮助身边的人,在遇到困难时收获了别人的帮助。这次转发寻狗启示的朋友、提供线索的朋友,我都一一表达了感谢并发了一个红包聊表心意。在表达我的感谢的同时,我想以这种方式传达一个正向的信号——帮助别人一定是有收获的,无论是精神上的感谢还是经济上的“心意”。
![]() |
![]() |